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改变,但质量是否改变了呢?为此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方案】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甲小组把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乙小组把盛有适量H2O2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MnO2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调至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物质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右边。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 ,
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乙小组的指针偏向右边是因为 。
【反思与与评】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你得到的启发是 。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填“大”或“小”)。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配置1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 克,水 ml;若用24% 的氯化钠溶液配置,需24% 的氯化钠溶液 克。
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而潮解,又会与空气中的 起反应,生成 杂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除去该杂质,需加入 ,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然后进行的操作是 。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或 (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
A.香油 B.肥皂水 C.纯碱溶液 D.糖水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揉面团时需加入适量的纯碱,让它们相互作用产生 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3)工厂常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褪黑素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综合性激素,化学式为:,它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1)褪黑素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褪黑素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褪黑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该物质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