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6价元素的是 A.HClO4 B.K2Cr2O4 C.NaC...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6价元素的是

AHClO4         BK2Cr2O4        CNaClO3        DK2MnO4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锰酸钾中的锰元素显+6价。故选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保护环境,美化林甸是每个林甸人的义务和责任。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垃圾分类回收     ②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③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④使用无磷洗衣粉   ⑤将含有塑料和橡胶的垃圾焚烧处理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图是某品牌补铁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硫酸亚铁(FeSO4)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硫酸亚铁分子中有___________个原子;

(3)Fe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0.1%);

5按照说明书服用补铁片时,成人每天补充铁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mg(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

(1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表达式表示)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装置连接】

(1)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为达到实验二的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 _______→_______→ 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时机是加热后马上收集,若是在气体连续不断产生之后才开始收集,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会比实际值 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装入试管,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装入试管,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3)图C所示实验,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_________(填“大”或“小”)。

(4)图D所示实验,先向烧杯乙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然后向烧杯甲中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乙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