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原子...

某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满分5 manfen5.com,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16

B.X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X的原子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看出:该原子是S原子,原子序数是16,属于非金属元素,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所以位于第三周期,X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C. 考点:原子结构及其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钢铁生锈        B.电灯发光、汽车爆胎

C.酒精挥发、水果腐烂        D.玻璃破碎、雪糕熔化

 

查看答案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的是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B.发展“低碳经济”,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

C.严禁焚烧桔杆,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

D.用化工厂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

 

查看答案

(8分)有资料表明,氧化铜对氯酸钾(KCl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先将24g CuO与w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g。然后将固体溶于213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4g。(注:不考虑每步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求生成的O2质量;

(2)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4分)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猜想一不成立

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

          出现

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某同学想探究黑色粉末可能是铁,你想到的物理方法是             

 

查看答案

(9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满分5 manfen5.com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能吸收CO2),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推入H2O2溶液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4)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