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
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C |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将石油加热炼制,以得到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B.不小心将食醋洒落在大理石地面上,大理石地面被腐蚀
C.用铝制容器盛放酸性食物,铝制容器被腐蚀
D.把秸杆、杂草、人畜粪便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制沼气
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不吻合的是
A.植树种草 B.就地焚烧垃圾 C.节能减排 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6分)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如下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序号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剩余固体质量(g) |
第1次 | 10 | 5.5 |
第2次 | 10 | m |
第3次 | 10 | 1.2 |
第4次 | 10 | n |
请计算:(1)表中m的数值为 ,n的数值应该为 ;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3)通过计算,求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7分)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 _,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