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C.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颜色的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
C.一定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6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100 g该赤铁矿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将500g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内(假设其余杂质均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稀盐酸的质量 | 100g | 100g | 100g | 100g | 100g |
溶液的质量 | 116.0g | X | 348.0g | 464.0g | 575.0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要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所需的500g的稀盐酸,则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
(2)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出求解生成氯化铁总质量的比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第二次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发掉32g水(未达到饱和),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某工厂要想制得42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这种赤铁矿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5分)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将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混合后,发现产生白色沉淀,他们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端端同学认为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是HCl
默默同学认为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是HCl、H2SO4
硕硕同学认为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是H2SO4和BaCl2
【探究与交流】::(1)请说出端端同学猜想的理由 ;
(2)上述哪位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请说明理由 ;
(3)默默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于是认为自己猜想正确,请对他的结论进行评价 。
(4)经过同学们多次实验证明端端、默默的猜想都是错误的,滤液中的溶质应该是 。
(4分)小刚利用家中废旧物品组装了一套简易灭火器
(如图Ⅰ所示),将瓶子倒转使两种物质混合即可灭火(如图Ⅱ所示)。利用该装罝灭火的原理是:小苏打和米醋(1)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瓶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2)______________,瓶内泡沫喷出附着在燃烧物表面,因为二氧化碳具有(3)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使燃烧物(4)_________________,达到灭为的目的。
(5分)现有木炭、二氧化碳、氧化铜、石灰水、稀硫酸和碳酸钾溶液六种物质。如图,
已知硫酸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另外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圆内,使每个圆内的物质都能与其相连的圆内的物质反应;
(2)写出有木炭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过量A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