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风干 B.凉水冻冰 C.葡萄酿酒 D.辣椒剁碎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取10g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4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23.9g。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6分)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查阅资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况)。请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 论 |
①有黑色不溶物,无气泡逸出,溶液不变色 | 只含 C |
② | 含 C、CuO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含 |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则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