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有这样一段话: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试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请你通过计算对课本中的这段话做出评判并由此获得什么启示。。
(5+4分)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状况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它与CO2反应时,生成了Na2CO3和O2;它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了NaCl、H2O和O2。上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6+4分)
a.取少量的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酚酞遇碱溶液变红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中一定含有 元素。
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 。
(2)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法收集。
(3)同学们对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②该气体是H2。请你推测该气体还可能是 (写化学式)
(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在(3)中的推测(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反应现象和结论)。
(本题对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操作步骤 |
|
反应现象 |
|
结论 |
|
(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该装置还能制取 气体,收集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易溶于水,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序号)。
(7分)化学教材设计的木炭还原氧化铜试验的装置如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校的小明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黑色粉末堵塞导管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方案 。
(2)小红同学在试验结束时先将导气管从试管B中取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她这样做的理由是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试管A中的红色固体迅速变黑。请你通过改进装置图并叙述操作顺序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可以画图表示,也可以文字叙述)
(3)通过改进装置图并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小红终于完成了该实验。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的发生的变化 。
(8分)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对应的性质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性质 |
|
|
|
(2)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灭珍贵的档案材料及电器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液态CO2气化后不会损坏档案材料及电器
C、液态CO2是混合物 D、液态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3)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写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利用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可以制造化肥碳酸氢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共6分。(1)-(4)每小题1分,第(5)小题2分】
用微粒符号、数字或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
(3)实验室制取CO2固体药品的阴离子 。(4)硝酸铵中N元素的化合价 、 。
(5)CO2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