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的温度 

D.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A 【解析】 试题分析: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利用铝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从而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并不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错误,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C、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的温度,使温度低于木材的着火点,正确,D、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故选A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吸附、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D.用足量的稀硫酸可以除去铜里面混有的少量铁

 

查看答案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352

584

826

1076

求:(1)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不包括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M          ;N         

(2)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瓶底留少量水进行装置C中的实验,水的作用是                         

(3)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          

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5)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A或G)。

 

查看答案

Y 形试管或 Y 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图A Y 形试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 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以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C ) , a 管位于上方, 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满分5 manfen5.com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满分5 manfen5.co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