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雾弹
B.因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所以在种植大棚蔬菜中二氧化碳可作肥料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作燃料用于焊接、炼钢
下列实验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民以食为天”。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5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空气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