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5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空气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8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所用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氧气收集好后要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为什么? 。
(3)实验室制取氨气,常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制取氮肥的一种基本原料。你认为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5分)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可以写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B→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分)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
A. B.
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参加反应的和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