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小亮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欲探究从资料上获知的:家用发酵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在焙制糕点时,受热分解成Na2CO3、CO2和水而使糕点酥松多孔的原理。请你结合他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亮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装置中均为干燥的烧杯,还准备了一瓶澄清石灰水。
①你认为装置 (填序号)比较合理,在实验中烧杯内壁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
②证明生成了CO2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Na2CO3或NaHCO3)。
(3)如果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欲除去其中的NaHCO3,应采取的方法是 。
(7分)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所制得氧气的体积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③ ;
(2)你觉得他们应该选择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了达到粗略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的实验目的,你认为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用a、b、c、……等表示),实验结束后他们发现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他们用G装置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5分)Cu、Al、Fe、Ag、Au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关于这几种金属的学习交流。请你参与交流并回答问题:
(1)小明同学在对上述金属分类时,根据金属的某种化学性质相似,将“Au、Cu、X”划分为一类,你认为X是 。
(2)为一次性验证Cu、Al、Fe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你能选用的试剂是 溶液,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3)上述金属中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王亮同学查阅到以上五种金属还能开采的年限:Ag—16年,Au—26年,Cu—42年,Fe—195年,Al—257年,请你结合资料,提出一条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
(3分)“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游泳馆,为确保“水立方”泳池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采用了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净化水,其中砂滤的作用是 ,臭氧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使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性。
(4分)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1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____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将30℃的A、B两种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升高温度可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__溶液。
(4)若将10℃的A、B两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30℃,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__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分)据报道,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如图),
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
(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 、 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铜绿受热的反应方程式是 。
(3)为进一步探究铜绿的性质,小芳取少量铜绿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现铜绿溶解,产生气泡,最后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