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_______

(5)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淡蓝色气体 (2)具有强氧化性 (3)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4)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5)禁止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3)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4)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5)禁止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可减缓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合理答案即可)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2)物质的用途只反映其化学性质。(  )

(3)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4)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  )

(5)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这是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查看答案

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延展性

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钛合金制人造骨

B.盐酸除铁锈

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