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固体质量/g | 28.0 | 23.2 | 18.4 | 18.4 |
(1)共制得氧气 g。
(2)计算所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4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以及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
步骤一:烧杯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夹紧止夹,在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步骤二: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
还可看到 。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
(2)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
(3)该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
(4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含有相同元素,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液态。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推断:丙可能是 ;甲可能是 ;(均填化学式)
(2)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
(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中用于加热的a仪器名称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面上。
(4)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装置E,由此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5)小英同学用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上述发生装置 ,选择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在下面的4个装置中选择,填编号)
(5 分)下图 A 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 B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镁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2)B 图中 X 为12,该粒子的符号是
(3)下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 2 CO2 + 3 H2O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①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②R一定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
⑤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