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5分)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

(5分)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之一:              ,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空气成分分之二:氧气,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三:水蒸气,打磨光亮的镁带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再向沸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呈现红色,如果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也会发生上述反应,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四:氮气、二氧化碳。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获取氮气

(1)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属于           变化,但在实验室里空气不易被液化。

(2)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装置中使用的固体药品均过量),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填字母)

满分5 manfen5.com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配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CO2与镁发生反应,根据所学知识猜想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稀有气体;【实验一】(1)物理;(2)B; Mg+N2 Mg3N2【实验二】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空气中各气体的性质及其特征可知,【分析猜想】空气成分之一: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实验一】(1)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化;(2)根据除去氧气的物质生成的产物的的不同,可知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而碳和硫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使气体不纯净;故选择B;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Mg+N2 Mg3N2【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CO2与镁发生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猜想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碳。 考点:鎂在空气中的燃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圆状缺口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他们操作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铜和氧气能够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e根据数据h列出公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注:A容器内的固态物质、惰性电热板、活塞部分所占体积忽略不计,活塞与玻璃容器之间的摩擦力也忽略不计)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cm处,塞紧橡皮塞B,双手将两活塞C向里推,使活塞之间的距离缩小,然后松手,活塞向外移动,直到两活塞C的距离为          cm时停止移动,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含字母h)为                 

(4)如果在操作d中惰性电热板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则e操作中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理论值偏

           (“大”或“小”)。

 

查看答案

(2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1)指出仪器名称①            ,②           

(2)若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氧气①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如果在装配时试管内少放了一团棉花会导致                        。②若用D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③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制取氧气装置内空气被排尽的标志是                      ;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其原因是                                    

(3)如果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该装置中所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              ,它在反应中起              作用。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                                            方法原因是                                      (答一点)。

(5)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⑹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通入。

⑺制取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用装置C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⑻该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知道: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其水溶液叫氯水(具有挥发性);常温下,Cl2能和NaOH溶液反应。实验室可用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l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Cl2的最佳装置组合是下列Ⅰ~Ⅳ中的         

AD     AE     AFG     AFH

⑼采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为:                                   

 

查看答案

(2分)下列图示是某学生在练习取用、滴加液体药品和加热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2)第二步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

(4分)将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和一种银白色的液体;将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请写出上述有关的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                                                               

(2)                                                               

 

查看答案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I  氯气(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材料Ⅱ 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材料Ⅲ Cl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

(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