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指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若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氧气①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如果在装配时试管内少放了一团棉花会导致 。②若用D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③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制取氧气装置内空气被排尽的标志是 ;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其原因是 。
(3)如果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该装置中所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 ,它在反应中起 作用。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 方法原因是 (答一点)。
(5)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⑹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通入。
⑺制取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下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用装置C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
⑻该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知道: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其水溶液叫氯水(具有挥发性);常温下,Cl2能和NaOH溶液反应。实验室可用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l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Cl2的最佳装置组合是下列Ⅰ~Ⅳ中的 。
Ⅰ AD Ⅱ AE Ⅲ AFG Ⅳ AFH
⑼采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为: 。
(2分)下列图示是某学生在练习取用、滴加液体药品和加热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
(2)第二步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分)将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和一种银白色的液体;将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B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请写出上述有关的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 ( )
(2) ( )
(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I 氯气(Cl2)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材料Ⅱ 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材料Ⅲ Cl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等。
(1)实验室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 。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5分)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燃烧,记录如下: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反应化学符号表达式 | |
A |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①木炭红热 | 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②木炭在氧气气中燃烧 | ② | |||
B |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 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 |
|
④硫在氧气气中燃烧 | ④ | |||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4分)现有八种物质:①液态氧,②蒸馏水,③四氧化三铁,④过氧化氢溶液,⑤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⑥氮气,⑦氯酸钾,⑧清新的空气。用序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含有氧气的是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