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H7N9禽流感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对鸡、鸭舍
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氧原子。
(2)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的整数比)
(4)152g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
(6分)为了验证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某校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甲小组:把盛有适量CuSO4溶液的烧杯和几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铁钉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将铁钉放入到烧杯中,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乙小组:把盛有适量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码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使试管内和烧杯内的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再把烧杯连同试管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反应后,甲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乙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
【解释与结论】甲小组的结论为: ,
乙小组的解释为: 。
【反思与评价】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若乙小组使用的试剂不变但要得到和甲小组相同的结论,你认为应对实验方案进行怎样的改进?
。
(14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则所用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处导管通入,并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7分)小明对暗紫色粉末A进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E ;F 。
(2)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汕头市的生活用水来自韩江。某课外小组对韩江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取水样后,制成两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对江水进行初步净化。请问,简易净水器I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为 。
(2)使用简易净水器Ⅱ处理江水时,在操作中,应沿着 慢慢向过滤器中倾倒江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 。
(3)用净水器Ⅱ处理过的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呢?我们可用 来检验。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5)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填标号);
A.吸附 B.消毒 C.电解 D.过滤
(5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周期 | 3 Li 锂 7 | 4 Be 铍 9 | 5 B 硼 11 | ① | 7 N 氮 14 | 8 O 氧 16 | 9 F 氟 19 | 10 Ne 氖 20 |
第三周期 | ② | 12 Mg 镁 24 | 13 Al 铝 27 | 14 Si 硅 28 | ③ | 16 S 硫 32 | 17 Cl 氯 35.5 | 18 Ar 氩 40 |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为 ,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跟 元素属于同族元素。
(2)下图是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是(填①或②或③) 。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