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作航标灯。
B.氧气可以燃烧——用作燃料
C.磷燃烧能产生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B.咀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C.动植物的呼吸(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塑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抗癌 D.研究地球板快结构及运动规律
(5分)结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
(3)加热试管时应注意什么?(答一条即可)
(4)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5)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7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实验课上,某同学用足量的木炭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帮他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