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A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A装置,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石灰水______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5)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某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
请回答:
①图中瓶Ⅱ的作用是 .
②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使装置Ⅰ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使装置Ⅱ .
(6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A是黑色固体单质,B、C、E是无色气体,A和E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B、C两种产物,B、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气体B易引起煤气中毒,D是无色液体,D在通电条件可生成E气体,C和D在常温下能发生化合反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可转化).试推断并回答相关问题:
(1)A化学式是 ; B化学式是_________
(2)评价物质C的“利”与“弊”(各写一例)
利: ;弊: .
(3)写出C、D发生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D→E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氧化铁中-2价的氧元素 ;②两个氢分子 ;③2个铜原子 ;④铵根离子 .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 .
(4)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由一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
B.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