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洗涤过程中,未体现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清洗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
下面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12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 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 。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
B中的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的是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