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检验氢气的纯度 C.氨分子的运动试验 D.海水晒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元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坏血病
B.人体缺少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C.碘、钠、氟、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药品 D.取用粉末状固体
在高楼林立的哈尔滨,有一座28层的建筑,该建筑是采用新技术建造的。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可节省15.7%的用钢量、l5.8%的混凝土量、53.4%的模板量和12%的人工量,单体工程主体结构能够减少碳排放8.3%。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钢和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B.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C.楼内装修时,粉刷墙壁所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D.减少碳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7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数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 第一次 | 第二次 |
加氧化铜的质量(g) | m | m |
加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100 |
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 100 | 100 |
B中主要现象 | 淡蓝色沉淀 | ? |
若第一次试验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且所用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一次试验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第二次实验B中的主要现象是 ;
3、试验中加入氧化铜m的数值为 ;
4、求解第二次反应中生成固体质量(X)的比例式 ;
5、若将第二次反应后的滤液蒸发32.35克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试验中所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4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不考虑发泡剂等类物质)。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甲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甲认为猜想2正确。甲同学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猜想3,选锌粒做试剂。假设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猜想4正确,且最终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需加入_____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