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瓶无标签待区分的白色固体,标为A、B、C分别是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提示:可溶性的钡盐有毒)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三种物质?
【进行实验】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甲、乙的实验设计与操作相同,分别取A、B、C 瓶中的样品少量于试管中,试管编号对应记为1、2、3号,加等量的水,观察到2号中产生白色浑浊,1、3号中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二:甲、乙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表达与交流】乙认为甲的实验无法区分1、3号溶液,理由是(1)
。
【证据与结论】经过思考,甲在步骤二的基础上,继续向1、3号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1号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2)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3) 。乙同学在区分1、3号中的溶液时选择的与甲不同类别的某试剂是(4) 。两位同学通过实验都区分出了三种固体。请将三种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标在广口瓶的标签上(5)。
【反思与评价】对比甲、乙的实验,请你从安全性、简约性的角度对甲或乙同学的实验进行评价 (6) 。
(3分)A、B、C、D、E、F分别是一氧化碳、水、氧气、氧化铜、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如图,用圆表示这六种物质,“→”连接的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2)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从分液漏斗加入一定量液体,立即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A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未恢复至室温,即关闭弹簧夹,B瓶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
。
(2分)分类的方法,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请从原子的结构特点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的角度,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平均分成两类。
① ② ③ ④
(1) 你选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2) 你的一种分类标准是 。
(2分)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60%以上出口到国外。我国在稀土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乱采滥挖等问题。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目的是(1) ,请写出一条符合上述目的的建议(2) 。
(5分) 石建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图制备二氧化碳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请回答问题:
(1)写出在此实验中使用仪器A的注意事项
;
(2) 石建同学用右侧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并得出其密度比空
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请帮助他将此实验
装置图补充完整;
(3)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物质的名称是 ;
(4)Ⅲ中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