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V1mL3.65% 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V2mL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1),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图2)和
温度变化(图3)。(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
均为1.0g/mL)。
(1)图2中V1=0 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 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 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硝酸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1)质量分数为4.04%的硝酸钾(KNO3)溶液可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该营养液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肥;
(2)在硝酸钾溶液中,共有三种微粒,它们是K+、NO3-和 (用符号表示);
(3)黑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是:2KNO3+S+3CK2S+3CO2↑+N2↑,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涉及到下列物质类别中的 (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4)如右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欲将接近饱和的 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列举一种)。
金属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1)铝合金材质与纯铝比较,主要优点是 ;
(2)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避免钢铁腐蚀,通常在钢铁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②实验二,若出现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A中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实验A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B的操作是违规的,正确方法是 ;
(3)实验C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
(4)实验D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写出导致气球变小的化学方程式 。
请根据要求填空:
(1)汽车尾气装置发生的反应是:2NO+2CO→N2+2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E.不属于上述中的一种
(2)DNA水解产物中的胸腺嘧啶(C3H6N2O2),该物质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部分信息。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碘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已知某碘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
①氯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KIO3中I的化合价为 价;
②用试剂X测定该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发生如下反应:
KIO3+5X+3H2SO4=3K2SO4+3I2+3H2O,推算X的化学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