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向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粒,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 正确...

向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粒,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银  

B.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    

C.溶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固体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D.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粒,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Zn>Cu>Ag,所以可能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Cu(NO3)2+Zn== Zn(NO3)2+Cu,第1个反应以及第2个反应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完全取决于锌的量,A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错误B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含有锌,那么就一定含有铜,错误C溶液中一定含硝酸银,固体中一定不含镁,没有锌的活动性比镁弱,错误D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铜,正确,故选D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四月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2)红磷燃烧的产物______________;

(3)含三种元素的汽车燃料            

(4)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5)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           

 

(1)N2 (2)P2O5 (3)CH3CH2OH (4)NaOH (5)NaHCO3 【解析】 试题分析:(1)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 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P2O5 (3)乙醇汽油的是汽车燃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乙醇三种元素,化学式为:CH3CH2OH (4)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化学式为:NaOH (5) 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考点:空气的成分,物质燃烧的产物,常见物质的用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表中的a值为1.4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不变,可计算出表中的a值为1.4,正确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1.4g/28:6.6g/44=1:3,正确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6.6g-2g):8.8g=23:44,错误D、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正确,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四月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向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粒,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银  

B.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    

C.溶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固体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D.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铜

 

查看答案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C.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可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制造新物质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错误C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有些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其它的元素组合制造新物质,错误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 CuO 加热 Cu + CO2,正确,故选A

考点:单质的概念,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组成,置换反应的概念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四月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表中的a值为1.4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

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P。请你结合所给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t1时, A、B、C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C.t2将A、B、C三种物质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C。

D.t2,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A、从图中可以看出:t1时, A、C的溶解度相等,而B不相等,错误B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错误Ct2,A、B的溶解度都大于40g,C的溶解度小于25g,所以t2将A、B、C三种物质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C,正确D从曲线图可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t2,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四月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C.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可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制造新物质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

“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2价      B.5价       C.6价       D.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K 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所以K2Cr2O7Cr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选C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四月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P。请你结合所给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t1时, A、B、C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C.t2将A、B、C三种物质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C。

D.t2,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

“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K2Cr2O7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2价      B.5价       C.6价       D.7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