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蒸发皿的质量(g) | 25.0 |
蒸发皿+食盐溶液(g) | 45.0 |
蒸发皿+食盐晶体(g) | 27.4 |
数据处理 |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
(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
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__。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_______。
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3) 该瓶无色溶液是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经查阅资料得知上述五种盐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碱性,其余三种盐的溶液呈中性,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种盐。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
(4 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 )→( )→( )→( )→F。
(3)若用右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4分)下图中,甲是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乙是黑色粉末;丙和丁是可溶性盐。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试剂B是 (填化学式)溶液;反应③的发生需要氧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 。
(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分)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下图为CO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①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
A.CaCO3 B.C2H5OH C.CO
②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将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 6H2 C2H4+ 4______。
③将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