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看油是否透明 B.闻油是否有异味
C.问油的生产厂家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
(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氢氧化镁,他们取9.5g氯化镁固体全部溶解在40.5g水中制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55.8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制得的氢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翡翠可以制成精美的饰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NaAlSi2O6,请计算:
(1)Na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NaAlSi2O6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5.5分)为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⑴第一小组:小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滴管中吸入了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中的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挤压滴管橡胶胶帽,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集气瓶中。 | 气球逐渐变大 |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同组的小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他将上述实验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然后再重复完成实验,观察到现象是 。小华补充这一实验的原因是 。
⑵第二小组:小秦同学对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改进。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分液漏斗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B中装有另一种试剂。
步骤一: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使氢氧化钠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气球逐渐变大。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使 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上述两组同学的实验是分别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究验证,其所利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①第一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2.5分)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若A、B、C均含有相同金属元素,B→C反应放出大量热,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物质A、C的化学式:
A ,C 。
⑵请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5分)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A B C D E
⑴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
⑵欲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⑶可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所依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刚开始有气泡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还可以选用 (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氧气,所依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