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⑴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⑵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⑶t2℃时,在100g水中放入 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⑷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分)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 ;
⑵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⑶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F)的水溶液氢氟酸,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填写化学符号:
⑴2个氮原子 ;⑵铁离子 ;
⑶电解水中变化的最小粒子 ;⑷苏打 。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6.6 | 8.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2 | 0 | 6.6 | 5.4 | a |
A.表中的a值为1.4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下表是小妮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需鉴别物质 | 分别取样后所加试剂或方法 | |
方法1 | 方法2 | ||
A |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
B | 氧气和氮气 |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 闻气味 |
C |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 稀硫酸 | 加水溶解 |
D | 黄铜和黄金 |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 | 观察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