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中都...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中都含有氯元素,图是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

C.该元素的原子形成阴离子后,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根据生活经验,汗水含有的某物质有咸味,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粒子符号)。

碳酸氢钠在焙制糕点和炸油条时常用作发泡剂,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理                             

(4)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I)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提示:BaCO3难溶于水;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食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食用纯碱样品2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6.6g气体。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D (2) Na+、Cl-- (3) 2NaHCO3△Na2CO3 + H2O + CO2↑ (4) ① 肯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 ② 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或用pH试纸测定pH) (5)79.5% 【解析】 试题分析:(1)A、该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是“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B、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正确,C、该元素的原子做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单位不是g,正确 (2)汗水含有的某物质有咸味,是由于汗液中含有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Na+、Cl-- (3)碳酸氢钠在焙制糕点和炸油条时常用作发泡剂,是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 + H2O + CO2↑ (4)这是一个实验推断题,应紧紧跟住实验的过程,抓住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实验:(I)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一点不含CuSO4,因为CuSO4的水溶液显蓝色,同时BaCl2和Na2CO3不能共存,因为会形成白色沉淀,而实验中没有这个现象,(Ⅱ)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Na2CO3,则一定不含BaCl2 ①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 ②要确定NaOH是否存在,检验的实验步骤: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或用pH试纸测定pH),不能直接来检验NaOH是否存在,因为Na2CO3的水溶液也呈碱性 (5)根据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中Na2CO3与CO2质量关系,可算出Na2CO3的质量,进而算出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 设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6.6g 106/44=== x/ 6.6g x==15.9 g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5.9 / 20×100%===79.5% 考点: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元素周期表方格的信息,构成物质的微粒,实验推断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分) 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并边加边搅拌, 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a点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

    (2) 写出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点的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

 

查看答案

(4分)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氯气(Cl2),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标号)。

(3)若用D装置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则装置内应装的试剂为               

   气体应从        “a”“b”)端通入

 

查看答案

(3分)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甲和乙均属于混合物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写出检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2分)如图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

铜制品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有绿点出现,其主要成分铜绿 [Cu2(OH)2CO3] 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现有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            

C→ F的化学方程式为                 

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