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2)实验:如图所示:
(3)判断:
a. 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不成立)
b. 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 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 保存;操作③中玻棒的作用是 。
(7分)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5分)为了除去氯化钾固体样品中的少量氯化镁,一位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除杂方案:
请回答:
(1)操作1的名称是 ,在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 ;操作2的名称是 。
(2)甲溶液是 ,乙溶液是 。
A. 稀H2SO4 B. 稀HCl C. KOH D. NaOH
(9分)某九年级化学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物质接龙即他们之间存在着顺时针转化的关系。
(1)A、B、C、D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如图1所示。若其中A能够供给动植物呼吸,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且A、B、C、D都含有相同的某一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 ,写出D→A、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小明同学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于是设计了图2的反应关系图,其中E、G、M、Q、R也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Q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则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R→E: ,反应基本类型:复分解反应。
E→G: ,反应基本类型:分解反应。
(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是活泼金属,生活中的铝锅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验证某脱氧保鲜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此脱氧剂中,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并且意外地闻到了一股臭鸡蛋的气味,原来此脱氧剂中除含铁粉外还含有硫化亚铁(FeS),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有硫化氢气体生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分)根据图一实验现象和图二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具有 性,可以作为溶剂使用。
②图二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写编号)
③t2℃时,50克水中加入 克甲物质,所得溶液恰好饱和。
④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 g。
⑤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一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 (填“大于”或“小于”)乙,实验时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时,均能达到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