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 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 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 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样品已部分变质,为了测定其纯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取样品18.6g加入到85.8g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题意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
(2)该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用ml和m2表示)。
(7分)某地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A全部是碳酸钙 B 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
(2)
|
|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 (填字母)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 原因是
(5分)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2)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由实验(2)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②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不同)
原粉末的成分是 ,写出无色溶液与X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6分)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利用装置B可以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E,可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 ,该实验在气体收集满后,停止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操作是 ;如果利用装置D来收集气体,进气口应该是 (填写装置中的“a”或“b”)。
(3)装置G可用来收集气体,该气体密度应比空气重,除此外,还应具备的性质是 .
(10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是 或 (填化学式).
(2)固态的B物质的名称是 ,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 :
②C→D+E ③G与E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