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4分)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

(14分)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OH)2==CuO+H2O       CuCO3==CuO+CO2

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三)设计与实验:

.固体的获取: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2)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3)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 C中的现象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的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4)根据图示从A点到达B点时的固体质量差,求被分解的氢氧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5)通过计算可得32.0g固中C元素和H元素的质量比=              

(6)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Na2CO3+CuSO4==== CuCO3↓+ Na2SO4 碱 (三)Ⅱ⑴猜想二 ⑵猜想一 ⑶ C、B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⑷19.6g ⑸ 3:1 (6)4CuO△2Cu2O+O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相互交换成分,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uSO4==== CuCO3↓+ Na2SO4 (2) Na2CO3溶液呈碱性 (三)设计与实验: (1) 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说明无二氧化碳生成,则猜想二成立 (2)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说明无水生成,则猜想一成立 (3)要同时验证生成物中既有二氧化碳生成,又有水生成,应该先验证水,再验证二氧化碳,所以装置应按A、C、B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这样即可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此时C中现象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4)根据图示从A点到达B点,温度处在200℃以内,此时发生的反应是Cu(OH)2的分解,所以固体质量差是水的质量=32g-28.4g=3.6g,可设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H)2==CuO+H2O 98 18 x 3.6g 98:18=x:3.6g ∴x=19.6g (5)根据上面的计算Cu(OH)2的质量是19.6g,故氢元素的质量=19.6g×2/98×100%=0.4g,CuCO3的的质量=32g-19.6g=12.4g,故碳元素的质量=12.4g×12/124×100%=1.2g,所以32.0g固中C元素和H元素的质量比=1.2g:0.4g=3:1 (6)加热到220℃,此时的Cu(OH)2和CuCO3都已全部分解,得到纯净的CuO24g,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减少的质量只可能是氧气,故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uO△2Cu2O+O2↑ 考点:分析说明题,实验探究题的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二)装置可用于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中装有碱石灰(生石灰与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     进入中(填写化学式)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填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

(5分) 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发生并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

同时测量其体积。

满分5 manfen5.com

(1)试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通过置换反应制备初中常见气体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6分)下列物质是我们身边常见化学物质,学习与复习中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气体)通入Y的澄清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X转化成Y时放出大量的热。

满分5 manfen5.com

(1)X的俗称是           ;C的化学式为          (只要写一种)。

(2)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Y→Z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4分) 图是A、B、C三种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质量为a g的A、B、C三种溶质分别加入100 g水中,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t1时,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若使这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温度应由t1升至   

若将温度由t1升至t4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查看答案

(4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以“红、绿、黑、白”四大特色而闻名。

(1) “红”指红鲤鱼:食用红鲤鱼可以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2) “绿”指婺源绿茶:绿茶中含有儿茶素(C5H14O6·H2O),儿茶素由        种元素组成;

(3) “黑”指龙尾砚:罗文金星石头(主要成分是Fe2S)是制作龙尾砚的材料之一,Fe2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       

(4)“白”指江湾雪梨,种植雪梨需施适量氮肥。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KCl        B.CO(NH2)2      C.Ca(H2PO4)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