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图(二)装置可用于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生石灰与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 进入②中(填写化学式)。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填计算结果)。
(5分) 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发生并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
同时测量其体积。
(1)试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通过置换反应制备初中常见气体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 。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6分)下列物质是我们身边常见化学物质,学习与复习中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气体)通入Y的澄清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X转化成Y时放出大量的热。
(1)X的俗称是 ;C的化学式为 (只要写一种)。
(2)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Y→Z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分)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质量为a g的A、B、C三种溶质分别加入100 g水中,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
⑵t1℃时,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⑶若使这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温度应由t1℃升至 ℃;
⑷若将温度由t1℃升至t4℃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4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以“红、绿、黑、白”四大特色而闻名。
(1) “红”指红鲤鱼:食用红鲤鱼可以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
(2) “绿”指婺源绿茶:绿茶中含有儿茶素(C5H14O6·H2O),儿茶素由 种元素组成;
(3) “黑”指龙尾砚:罗文金星石头(主要成分是Fe2S)是制作龙尾砚的材料之一,Fe2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 ;
(4)“白”指江湾雪梨,种植雪梨需施适量氮肥。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Ca(H2PO4)2
(6分)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用序号填空):
A盐酸 B氯化钾 C 氢氧化钙
D甲烷 E.五氧化二磷 F.氮气
题号 | 物质分类标准 | 字母序号 | 题号 | 物质分类标准 | 字母序号 |
(1) | 非金属氧化物 |
| (4) | 非金属单质 |
|
(2) | 易溶性盐 |
| (5) | 挥发性酸 |
|
(3) | 微溶性碱 |
| (6) | 最简单的有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