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8分)(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人体缺 元素有可能...

(8分)(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人体缺 元素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          离子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铁制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天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① N2 ② Ca ③ H+ SO42- (2)① Fe2O3 ② 用锅盖盖灭 ③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④ CO2 +Ca(OH)2 ==CaCO3↓+ H20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②人体缺钙元素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符号为:Ca ③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H+和SO42- (2)①①铁制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 ②灭火的三个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氧气的目的 ③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④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Ca(OH)2 ==CaCO3↓+ H20 考点:空气的成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溶液导电的原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 NH4NO2+X       第二步:NH4NO2===N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NO2的名称是硝酸钠            B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C第一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NaCl    D第二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先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再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查看答案

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NH4NO3、CaCO3、KCl 三种固体(水) 

B.CaCl2 、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D.Mg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

 

查看答案

如图A、B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30℃时,向100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A物质的饱和溶液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

某同学的化学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以下是其中的四个知识点,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所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C.铝的抗氧化能力强是因为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农业上,可以用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如氢氧化钠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