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D.微粒在不断运动
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A.水 B.食盐水 C.鸡蛋清 D.肥皂水
下列生产或加工产品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烧制陶器 B.海水晒盐 C.冶炼生铁 D.粮食酿酒
(9分)医用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以某碳酸钙样品(其中含少量Al3+、Fe3+等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的工艺流程为: (已知二水合氯化钙在温度超过160°C时分解为氯化钙和水)
已知: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物沉淀及溶解时的pH为:
氢氧化物 | Fe(OH)3 | Al(OH)3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3 | 4.0 | 开始溶【解析】 |
完全沉淀时的pH | 3.7 | 5.2 | 完全溶【解析】 |
(1)在实验室进行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除杂操作是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使Al3+、Fe3+全部转化为沉淀,此时应该控制溶液的的pH(X)范围是 ;滤渣A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3)酸化时加盐酸的主要目的为了 。
(4)蒸发结晶时,必须控制温度低于160℃的原因是 。
(5)若所用碳酸钙样品12.5Kg,最后所得的产物中含氯化钙11.1K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最大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3分)
(8分)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F中含有三种元素,E和G只有阳离子不同。根据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互间能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 、E中的阴离子符号是 、F的俗名为 ;
(2)反应①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反应,我们称之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反应后过滤,把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即可计算反应时消耗的F物质的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洗涤,则计算所得F的质量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8分) 碳酸氢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盐,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用 (写仪器名称)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振荡。现象: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水后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能溶于水。
【探究实验2】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在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探究实验3】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现象为
。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4】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用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大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管底有
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结论:
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分解的反应方程式是
;
验证: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