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1)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②t2℃时,将30gB固体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是 溶液(填“不饱和”、“饱和”或“不能确定”)。
③将饱和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升温,还可以用的方法是 。
④A中含少量C,若要提纯A,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2) 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牛奶 B.大米 C.蔬菜
②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
③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橡胶手套 B.棉布围裙 C.塑料保鲜膜
④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7分)(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分子 ②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③最简单的有机物 ④配制波尔多液时用的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
②加热高锰酸钾
③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A.①中固体反应物还可用Na2CO3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中已经不含有HCl气体
C.④中“某液体”可以用浓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 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认识 | B.对防锈的认识 |
①用碘酒检验某火腿肠中是否含有淀粉 ②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 ①“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油漆防锈 ②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③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
C. 对原理或现象的认识 | D.对安全的认识 |
①在HCl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先有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②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产生氨臭气味 ③浓盐酸应密封保存,是因为它易挥发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凡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B.一次性鉴别K2CO3、BaCl2、NaNO3三种溶液,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稀盐酸
C.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