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运用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

运用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地壳、生物体、空气中等,都分布了大量的元素,故这里的“钙”是指元素,故选C 考点:元素的分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查看答案

(7分) 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

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 装置②的作用是:           

(2) 装置③的作用是:           

(3) 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计算该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14分)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常用于化学的学习.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 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用催化剂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是__   _(填序号),反应的方程式__  

(3) 装置B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    _;要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发生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______    ____(填序号,从A-E中选择);若用E和G组装一套气密性好的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小得多,原因是二氧化碳_____    _____.

(4) 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__    (填序号),方程式是_______    __;若用C和G组装一套气密好的装置来测定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5) 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 氯化铵() + 氢氧化钙()  氯化钙 + 氨气+ 水

② 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你选择上述反应    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选用上图中A~H的   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F和H,其中氨气应从_    管导入(填a或b)F中,H中用倒置漏斗比直接用导管通入水中吸收氨气的优点是   .实验室中漏斗的其它用途   (写一种)

 

查看答案

(4分)A-G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E是无色气体,B是红棕色固体,X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满分5 manfen5.com

(1)G的化学式是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                  

(3)写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反应②,其名称为    

(4)D与X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在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   ____ 

 

查看答案

(4分)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 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2)40℃时,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时溶液质量的关系A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0℃时,130g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需加入A物质的质量为   g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4) 当A中混有少量B时,用__________方法可以得到固体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