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10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

(10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某市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海水综合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

    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___________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

   【查阅资料】

   粗盐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设计实验】

提纯时,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再加过量的__________,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将溶液的pH调为7,即得到精盐水。

   问题三、海水“制碱” 的产物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从某企业取回少量碳酸氢钠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成分,进行

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乙的猜想:样品中只含有氢氧化钠;

丙的猜想: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他们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与分析】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

溶解,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的猜想

不成立

2

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实验结论】

海水“制碱”的最终固体产物是碳酸钠。

【数据分析】

在取回的样品中加入2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同学们带回了多少克固体样品?(要求有解题过程)

 

问题一、丙;问题二、①除尽硫酸钠或除尽硫酸根离子 ;②碳酸钠; ③稀盐酸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记录与分析】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乙的猜想 不成立 2 取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数据分析】21.2g (解题过程略) 【解析】 试题分析:问题一、海水制镁过程中如何富集镁离子,根据节约、节能、可行性等综合考虑丙的方案可行;问题二、粗盐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杂质,依据题中提供的资料及物质的性质可知先向粗盐水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尽硫酸钠或除尽硫酸根离子,再加过量的碳酸钠除去除尽杂质阳离子;滤去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剩余的氢氧根离子,问题三、海水“制碱” 的产物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做出上述三种猜想的科学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即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记录与分析】由步骤1的结论可知溶液中只含有氢氧化钠是不成立的,故应该验证碳酸根离子,应加入式碳酸根产生沉淀的物质氯化钙和氯化钡等;步骤2把碳酸根反应完全后加入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滤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故只含有碳酸钠的猜想甲正确;【数据分析】 设:带回的固体样品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X 200g×7.3% 106:73=X:200g×7.3% X=21.2g 答:带回的固体样品的质量为21.2g 考点:海水资源的利用、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生成气体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Y是__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洗涤氯化钡晶体最适宜的洗涤剂是         (选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

(7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写出仪器a的名称:a                

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用B、C装置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                                          ;改进后的优点是              (填序号);

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查看答案

(5分)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磷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经查阅资料得知,乙炔(C2H2)气体可用水和CaC2固体反应制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最常见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_可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活性炭可净水,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性;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_________;

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取(1)中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

A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SO4、、Na2SO4

B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SO4、Na2SO、BaCl2

C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NaOH

D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1)中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BaCl2 Na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