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B.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碘、钙”应理解为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我国实行“醉驾入刑”新规。交通警察用经硫酸处理的三氧化铬(Cr2O3)硅胶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乙醇的浓度是否超标,以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驶。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三氧化铬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B.水遇冷结冰
C.食物腐败变质 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对一份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度进行测定,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 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 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 ;
② 取6.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 称量盛有新制澄清石灰水的装置C的质量;
④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 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 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⑵ 上图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发现】C瓶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同学们感到惊奇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提出猜想】原因猜想:
①是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②是生成的气体流速太快,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了可溶性物质[经查资料分析可溶性物质是Ca(HCO3)2,它能与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
【实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实验后C瓶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依次滴加足量稀HNO3和AgNO3溶液,无气泡但有沉淀产生。据此判断只有猜想 __(填“①”或“②”)成立。
【交流讨论】
对于如何改进实验,乙同学认为:应将盐酸换成稀硫酸,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丙同学认为:应在装置A和B中间插入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以吸收HCl(CO2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其反应),并将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 。
大家讨论后认为:乙同学的方案可行而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
【请你评价】
丙同学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 。
【教师点拨】
即便换成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前后装置中存在的CO2也会使测定出的样品纯度不准确。
【请你改进】
在上述基础上,你的措施是 。
同学们仍称取6.0g试样,用改进完善后的方案重新实验。
【数据处理】
装置C实验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为2.2g,则样品的纯度为 _。(列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
若不用上述方法,而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选用的试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