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B.水遇冷结冰
C.食物腐败变质 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对一份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纯度进行测定,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 甲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 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 ;
② 取6.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 称量盛有新制澄清石灰水的装置C的质量;
④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 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 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⑵ 上图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发现】C瓶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同学们感到惊奇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提出猜想】原因猜想:
①是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②是生成的气体流速太快,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了可溶性物质[经查资料分析可溶性物质是Ca(HCO3)2,它能与酸反应生成CO2等物质]。
【实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实验后C瓶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依次滴加足量稀HNO3和AgNO3溶液,无气泡但有沉淀产生。据此判断只有猜想 __(填“①”或“②”)成立。
【交流讨论】
对于如何改进实验,乙同学认为:应将盐酸换成稀硫酸,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丙同学认为:应在装置A和B中间插入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以吸收HCl(CO2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其反应),并将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换成足量NaOH溶液 。
大家讨论后认为:乙同学的方案可行而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
【请你评价】
丙同学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 。
【教师点拨】
即便换成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前后装置中存在的CO2也会使测定出的样品纯度不准确。
【请你改进】
在上述基础上,你的措施是 。
同学们仍称取6.0g试样,用改进完善后的方案重新实验。
【数据处理】
装置C实验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为2.2g,则样品的纯度为 _。(列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
若不用上述方法,而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选用的试剂是 。
民间流传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硝土中含有硝酸钙和氯化钠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如图所示:
(1)③⑤⑦均为操作X,该操作是 ;
(2)结合图,分析工艺流程中用加热蒸发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而用冷却结晶法得到硝酸钾晶体的原因 .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
(4)用含硝酸钙为50%的硝土40kg与草木灰混合,按上述工艺流程,理论上能制取硝酸钾的质量是 kg(保留1位小数).
(5)溶液D可以重复使用的原因是 .
下列实验装置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装置(除A外)
Ⅰ:根据你的实验操作体会和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C与G或 组合成装置可制取干燥的氧气.
(2)选B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
(3)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从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应从G的 (填“左”或“右”)端通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C装置稍作改进可以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方法是
Ⅱ:根据你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研究,尝试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利用装置A,将甲酸(HCOOH)在浓硫酸的脱水作用下,制取CO,实验中为了使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常先对浓硫酸进行预热,再向浓硫酸中滴加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 H2O+CO↑
(5)收集CO的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装置。
(6)你认为点燃CO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反应;
(2)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
(3)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 ① (填写元素名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 ②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其中有一种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其体积分数约为 ④ 。
(2)在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① 沼气的主要成分 ,②最常见的溶剂
③ 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④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