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水 C.脂肪 D.蛋白质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C.“酸可以除锈”、“碱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装修房屋用到的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大理石 B.沙土 C.铝合金 D.塑料水管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1)气体法。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得出CO2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实验分析】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图1
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
其作用是 ;
装置丁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吸收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
B.防止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
②实验中如果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
质量分数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小明同学认为小科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下也会造成结果偏低,你
认为他的理由是 ,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
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增加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目的是 ,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图2
(2)沉淀法.
【实验原理】利用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通过沉淀的质量而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11.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证明CaCl2过量(即Na2CO3已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CaCl2过量;
③过滤、操作X、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10.0g,操作X的名称是 ,如果缺少此操作会造成碳酸钠质量分数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④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共3分)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组装发生装置D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正确顺序是:铁架台 → 木块 → → 。
①试管 ②酒精灯 (填写序号,此小题共1分)
(4)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向前推进注射器活塞,若看见(填字母) 时,则说明E装置气密性良好。
A.长颈漏斗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并形成稳定水柱
(5)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实验室通常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则从上面装置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 。
(6)在实验室中,I装置被称做“万能瓶”,具有多种用途,仔细观察装置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收集气体若用I装置替代G装置,
则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a或b)。
②从J、K装置中任选一个,阐述该装置的
用途: 。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并配平该工艺中生成CaCO3固体的反应方程式:
CaCl2 + _________ + CO2 CaCO3↓ + __________ + H2O
(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l的名称是 ,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操作2为洗涤、干燥,其中洗涤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钙粗品表面含有的可溶性杂质,其中一定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是 ,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 溶液(①Ca(OH)2 、② AgNO3 、③ CaCl2,填写序号),如果没有出现沉淀,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4)上述流程中的副产品(NH4Cl)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