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13年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做法有...

2013年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火力发电   B.焚烧垃圾    C.严禁吸烟     D.开车出行

 

C 【解析】 试题分析: A、火力发电是燃烧煤,燃烧煤会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物质,错误,B、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空气有污染,错误,C、严禁吸烟可以有效地减少一些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排放,正确,D、开车出行会加大汽油等燃烧的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错误,故选C 考点:空气的污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作为消防器材”的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1)二氧化碳的制备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制备CO2,写出其中的仪器c的名称:   

    组装A装置时,仪器a、b插入双孔橡皮塞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请写出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可选择下图哪些装置    (填序号)。

满分5 manfen5.com

(2)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同学们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产物是MgO和C;

  猜想:产物是MgO、MgC2和C。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MgC2+2H2O=Mg(OH)2+C2H2↑。

  【实验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人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    不正确;

  为了验证另一种猜想中白色固体成分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若该猜想正确,此时Mg与CO2反应的类型属于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对“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它既有碳酸盐的性质,又有双氧水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是很好的消毒剂和供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印染和医药等领域。“过碳酸钠”的制备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O2在催化或受热条件下易分解,说明化学变化的速度和    相关;

  (2)在“过碳酸钠”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会导致“过碳酸钠”变质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锰  B.稀盐酸  C.硫酸钠  D.石灰水

  (3)“过碳酸钠”极易分解,得到碳酸钠、水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请通过计算说明(必须有计算的过程):

    若“过碳酸钠”分解产生氧气12g,则同时产生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若将上述产生的碳酸钠全部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溶液,共需水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以下药品:长、宽和厚度均相同的锌片、铁片与铜片、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锌粉,进行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等实验。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2)根据实验目的,该同学设计了实验I、两种合理的方案,如图1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若X、Y是两种不同的试剂,则X、Y中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3)实验后,该同学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现溶液呈现青色。他又用混合液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A.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搅拌,溶液颜色的变化为:青色变浅至    色,最终变为无色;

  B.向混合液中插入锌片,待其浸没部分表面完全变色后,溶液仍为青色,取下锌片表面附着的粉末,经检验其组成为铁和铜。和老师一起分析粉末中存在铁的原因:

    反应生成了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和锌构成原电池,电子转移过程中亚铁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铁单质;

(4)如图2所示,该同学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接入电流表,然后把它们一起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实验的现象为:

    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选填“是”或“否”);

    铜片表面变粗。

 

查看答案

下面图A和图B是学习盐酸化学性质时产生的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A是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保温仪器中,用温度计测出其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关系图。图中M的意义是    ;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mL后,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2)图B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图像,该图像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l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v1mL时,溶液的pH    7;当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    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若将1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40g

    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50g降温

    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    m(乙)(填“>”、“=”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