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24号元素,推测该元素为124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盆,其制造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铁锈 B. 无水酒精 C. 加碘盐 D. 蛋壳
镇江香醋是江苏著名的特产,驰名中外。对食醋的描述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被某些虫子叮咬,涂食醋能消肿解毒
B.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醋瓶被打翻后,室内醋味十足
D.进餐时,鱼刺、骨头若卡在咽喉处,可用醋使鱼刺骨软化而不致发生危险
(8分)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下图所示)。
(1)溶液M含有的溶质是CaCl2和 ;沉淀N的化学式是 。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
称取该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150 g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样品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162.7 g。
(2)写出实验室检验反应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求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
(4)假如称量准确,通过计算得到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数值偏小,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
(11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填上述装置图示中序号)收集。
(2)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图示中B与F组合为装置,需要的化学药品是 ;向B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中的溶液是 ;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4)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
(5)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