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某服装标签如上图1,该服装面料含有的合成纤维是 (填“棉”或“涤纶”);新衣服拿在手里,有时能闻到特殊气味,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 。
(2)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 (填元素名称)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自行车车轮的钢圈会生锈主要是因为 。
(3)“西气东输”后,家庭用上了天然气,灶具开关通过电子打火引燃天然气,此过程满足燃烧的条件是 ;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海水中提取粗盐一般可采用 方法。上图2是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应急净水器。利用该净水器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收集到500g可饮用水,此时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7分)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Ca2+、Cl-四种离子,为了处理废液,回收金属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现设计如下实验过程(部分):
(1)金属X的化学式为 。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除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和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
(2)已知“反应Ⅰ”中,2FeCl3+ Fe=3FeCl2,发生的另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金属元素是 。
(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1)下列为A、B、C、D的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 ;若D的元素符号为S,则D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
②分析A、C的原子结构,你认为A与C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2)下图为处理汽车尾气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4种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 和D。
反应前 | 反应后 | |||
|
|
|
| |
③物质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④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处理汽车尾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图1: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图2: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C.图3: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D.图4:水的电解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氨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盛有0.5 g碳酸钠和0.5 g碳酸氢钠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2 mL相同浓度的盐酸,碳酸钠反应剧烈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所以10 g碳与10 g氧气反应生成20 g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