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降温后,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37.5%
已知牙膏抗菌剂“三氯生”的化学式为C12H7Cl3O2 ,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氯、氧四种元素
B.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C.该物质中碳、氢、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3∶2
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A.H+、NO3—、CO32— B.K+、Na+、SO42—
C.NH4+、OH—、SO42— D.Fe3+、H+、Cl—
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下图表示,则X是
A.混合物 B.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将金属X置于氯化铝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 +2 AgNO3 === X(NO3)2 +2Ag 。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Al﹥Ag﹥X B.Ag﹥X﹥Al C.Al﹥X﹥Ag D.X﹥A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