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收集的装置。
(1)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用C装置来收集CO2气体,则检验CO2已收满的方法是 。
(3)若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E、F装置进行组合来收集并测定氢气的体积,则氢气应从E装置的 (填“g”或“h”)导管口进,仪器F的名称是 。
(4)对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反应过程中,利用前10min 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试剂 | 前 10 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 |
不同纯度的锌 | 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
a | 纯锌 | 30mL 30% | 564.3 |
b | 含杂质的锌 | 30mL 30% | 634.7 |
c | 纯锌 | 30mL 20% | 449.3 |
d | 纯锌 | 40mL 30% | 602.8 |
① 比较实验a和实验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②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是 (填实验编号)。
(4分)请从下列六种物质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字母填空:
A.氮气 B.硫酸 C.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E.氢氧化钙 F.pH试纸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可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是 ;
(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 ; (4)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物质___ _ __。
下列实验内容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横坐标表示的量 | 纵坐标表示的量 |
① |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时间 | 红磷的质量 |
② |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 时间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③ |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 加入盐酸的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④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下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再分别加入100 g水,并充分搅拌,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杯①中加入的是乙物质
B.t2℃时,烧杯②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降温到t1℃,烧杯②中有固体析出,且固体质量与烧杯①中固体质量相等。
D.升高温度可使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某雨水的pH小于5.6,因此雨水中溶解的一定是SO2
C.C60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
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Ce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