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下图是某同学完成《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中“配制
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全过程。
(1)图中的错误有:
① ;
② 。
(2)若所配制的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6%,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
出两点)。
① ;
② 。
(3)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 。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4)取某稀硫酸样品10g,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②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g。
③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
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或E。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向稀硫酸中分次加入不同质量的锌所呈现的信息如下表:
Zn质量/g | 6.5 | 13 | 19.5 | 26 | 32.5 |
H2质量/g | 0.2 | 0.4 | 0.6 | 0.7 | 0.7 |
则下图所示关系正确的是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观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
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
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NH4+、Cl- B.K+、H+、HCO3-
C.H+、Na+、OH- D.Fe3+、NO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