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C.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13分)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糖衣片中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和组成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探究。
探究Ⅰ:利用实验室的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红色固体是 ;溶液乙中的溶质是 。
探究Ⅱ: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的化学式。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硫酸亚铁晶体加热时,先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78g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样品按图1装置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并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图2所示关系图。
【数据分析】
(1)图1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 ,该物质的质量为 g。
(2)T3℃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SO4高温 Fe2O3+X↑+SO3↑,其中X的化学式
。
(3)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4)已知FeSO4•xH2O △ FeSO4 + xH2O;
计算FeSO4•xH2O中的x。(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讨论】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分)某小组同学将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将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与发现】Ⅰ.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滤液里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
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
猜想3: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 。
【探究与验证】
| 实验操作 | 现 象 | 结 论 |
甲 | 取少量滤液,加入少量锌粒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2成立 |
乙 | 取少量滤液,加入少量的Na2SO4溶液 |
| 猜想3成立 |
【反思与评价】经过小组讨论,分析出 _(填甲或乙)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 (填序号)。
A.AgNO3溶液 B.Ba(NO3)2溶液 C.Na2CO3溶液 D.Mg
(12分)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老师提出可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为了完成该实验,你认为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
(4)小明用D装置测量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量筒中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图E中 (填a或b)处保持水平,读出体积为6.0ml。实验发现,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0ml,其理由是 。
(5)小红用图F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d端通氮气
②从c端通二氧化碳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9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不锈钢 B.食盐 C.干冰 D.熟石灰
①可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 ;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 ④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
(2)“五一”期间,同学们为了感受大自然,相约到永丰生态园野炊。
①小明准备的物品有:一次性筷子、保鲜袋、铁锅、菜刀等,这些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②小红采购食物时,已购买了食盐、矿泉水、羊肉、土豆和黄油,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还需采购富含 (填营养元素的名称)的食物;
③小青切完菜后,为了防止菜刀生锈,她将菜刀 ;
④小强烧烤食物时,将燃烧的木材架空的目的 ;
⑤小芳清洗餐具时使用了洗洁精,利用了其 作用将餐具洗得更洁净。
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 |||
A.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B.t℃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 D.盐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