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分)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

(2分)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2)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3)NaOH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燃烧物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然后生成物几乎不占空间,从而造成气压差,则进入的水就是消耗的氧气的量。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根据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气体造成气压减小,减小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用碳代替红磷,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所以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1分)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满分5 manfen5.com,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3) 有下列物质:CO2 、CO 、CO(NH2)2、Na2CO3、H2SO4、Ca(OH)2、NaOH、KNO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的是____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

(4)当前,我县义务制学校推行“营养午餐工程。下表为某学校某天午餐的部分食谱。

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填下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

主食

荤菜

素菜

米饭

瘦猪肉

炒萝卜、炒大白菜

 

 

 

(5)为了证明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可滴加           (填试剂名称,下同),若已有小部分变质,除去杂质,应往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           溶液,然后过滤即可。

(6)、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在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查看答案

(8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生锈实质是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写出一种生活中的防锈方法               。

(2)上海世博会展馆用到多种材料。下列应用中属合成材料的有          (填序号)。钢筋混凝土 新型陶瓷 高强度铝合金 聚氟乙烯制造的墙外层膜

(3)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Ca、Na、Mg、Al、Mn、Zn、、()、Pt、Au

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元素符号是      

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

(7分)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略去),用化学用语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1) 物质的化学式       

(2) 物质中的阳离子          

(3) 物质的化学式         

(4) 物质所含元素的名称      

(5) 标出物质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6) 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则无法鉴别的是(     )

A、NaOH、Na2SO4、FeCl3、 HCl    B、MgSO4、NaOH、HCl、BaCl2

C、Na2SO4、Na2CO3、BaCl2、HCl    D、KNO3、HCl、AgNO3、BaCl2

 

查看答案

●●”、“●○  ”“●○ ● ”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关于该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

B反应的本质是各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C该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D 该反应的可能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