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属于铁合金的是
A.铁水 B.氧化铁 C.钢 D.赤铁矿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主要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敲碎铁矿石 B.炼铁 C.铁水凝固 D.海水晒盐
(5分) 有一包白色固体,含有CuSO4、K2CO3、CaCO3、NaOH四种物质中的两种,将此白色固体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请回答: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白色固体中确实存在的物质。
提示:①限用试剂:BaCl2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酚酞溶液、石蕊溶液
②K2CO3溶液显碱性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
|
|
(8分)为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小红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在稀硫酸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请回答: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实验现象,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小红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时,硝酸钡溶液可能过量,检验溶液中含有少量
硝酸钡的方法是 。
(3)在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加入100g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硝酸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要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6分)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铜生锈是铜与氧气、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方案】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B的实验目的是 。
(2)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 ;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下图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
【结论】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