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为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小红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在稀硫酸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请回答: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实验现象,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小红同学在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时,硝酸钡溶液可能过量,检验溶液中含有少量
硝酸钡的方法是 。
(3)在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加入100g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硝酸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要配制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6分)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那么,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呢?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假设】铜生锈是铜与氧气、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方案】为验证假设,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B的实验目的是 。
(2)装置C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用文字叙述加以改正 ;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小明同学的这个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请在下图框中绘出该实验的装置图。
【结论】经过探究,得知了铜生锈的条件。
(7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D装置收集O2的操作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 。
(3)实验室可用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4)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l2、CH4、NH3等气体中的 。
(4分)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是酸,C、E是盐,而且C可用作钾肥,F是蓝色。它们相互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A + B == C + 2D ② 2A + E == F↓ + C ③ B + F == E + 2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如何利用水垢制取氯化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由水垢制取氯化钙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试剂A”是一种酸,其化学式为 。
(2)“试剂B”是氢氧化钙,加入其除去的主要杂质离子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剂B”不能选用氢氧化钠,理由是 。
(3)“酸化”的主要目的是 。
(4)“操作1”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丙物质 g。
(3)t2℃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4)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