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B.“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
D.蔗糖溶液里有不同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AgCl B.H3PO4 C.Fe3O4 D.Zn(OH)2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 C.2H2 D.2H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用稀硫酸除铁锈 B.氧化钙用作干燥剂的过程
C.由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D.干冰升华
(7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该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下列研究。
(1)溶液M的可能组成:
猜想①:是 ,
猜想②:是CaCl2(查资料知CaCl2水溶液呈中性)。
为了确定其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 |
| 猜想①正确 |
(2)若猜想①正确,则上述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 ;
猜想三:NaOH。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
|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 “猜想三”成立 |
(8分)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变化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实验室用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制O2,可选用上述 (填编号)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B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C装置。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发生装置选用B(或C)而不选用A的理由是 。下列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可选用上图中C、E作为制气装置的是(填编号)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②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
(3)F 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为了检验F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对F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处理。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b端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 ,再用 ,观察b端水中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现用A、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 口(选填“a”或“b”)。